笔趣阁岛

字:
关灯 护眼
笔趣阁岛 > 我就刷个视频,怎么古人都破防了 > 第50章 佤族和诸葛亮的千年之约

第50章 佤族和诸葛亮的千年之约


第50章 佤族和诸葛亮的千年之约
咸丰眼中的杀意毫不掩饰。
“来人,拿刀!”
年轻的慈禧一下子瘫软在地,一脸惊恐的看着咸丰。
她现在感觉自己的生命像是一盏即将熄灭的烛火,微弱而摇曳。
“陛下!”
“未知真假啊!”
“陛下不能为了这不作数的消息就要杀了臣妾啊!”
咸丰冷冷一笑。
“休要狡辩!”
“你喜好奢靡!割地赔款!卖国求荣!”
“这一桩桩,一件件,都是掉脑袋的事!”
“你让朕被祖宗唾骂,让大清被后人唾弃!”
“你觉得这世上还容得下你?”
“不杀你不足以平民愤!”
咸丰掂了掂手中的刀。
“你千刀万剐死不足惜!”
“万剐朕不会,千刀朕还是勉强能行。”
“念在夫妻一场,朕亲自送你上路!”
“来人,抓住懿妃!”
慈禧的惨叫在宫殿中回荡。
过了许久,咸丰气喘吁吁的宣人将慈禧的尸体拖下去。
休息一会便在群聊中回话。
“咸丰:慈禧已死,我砍了她99刀,已经看不出人样了。”
清朝皇帝先前在群聊中被@时羞愧得不敢说话,现在看见咸丰说话,默默嘘了口气。
“康熙:诸位消消气,我已下令灭掉整个叶赫那拉氏。”
“十全老人: 1。”
众人还没来得及反应,只见天幕弹幕又亮起。
“慈禧真是该死啊,死了还带着无数珍宝陪葬。为了固定身体的位置,棺材内所有的空隙都被珠宝填满,陪葬品据估计价值一亿两。”
慈禧听到这不禁掩嘴轻笑。
“天幕即便曝光哀家又如何!”
“大清还不是在我的鼓掌之下!”
“哀家死后依旧奢侈,和珠宝长眠!”
“后世之人也只能骂骂哀家了,又能奈我何!”
她没得意多久,又一条弹幕亮起。
“二十年之后,慈禧的墓就被盗了。衣服啥的都被扒光了,珠宝也没了,连遗体都被随地扔了!哈哈哈,盗墓的人真的民族英雄!”
慈禧脸色惨白。
“!!!”
“什么!”
“哀家的衣服都被扒光了!”
“遗体还被侮辱了!”
“珠宝也没了!”
她看着天幕上自己黑黢黢的遗体,还有被洗劫一空的棺木。
再也没了之前的淡定,整个人直挺挺的倒了下去。
李莲英一阵惊慌,连忙上前喊道。
“老佛爷!”
慈禧却是没有一点反应。
李莲英大着胆子伸手,探了一下慈禧的鼻息。
还有气。
他坐着不知道在思考什么,过了许久终于下定决心。
起身拿起慈禧床上的锦被,覆在慈禧脸上。
片刻之后,他关上储秀宫的门,趁着夜色匆匆逃走。
......
此时聊天室里又是一阵骚动。
“大秦祖龙:赔款十几亿两银子,陪葬一亿两银子,却拿不出六百万两军费。清朝真的烂的不成样子了,活该清朝要完!虽说挖坟实属缺德,但是,我还是想说。哈哈哈......活该!盗的好!”
“刘老三:我政哥说的好。此等妖妇,不配有人祭奠!”
朱元璋看到这一幕心中郁结都散了不少。
“开局破碗:报应不爽!”
“曹阿瞒:这个盗墓人,我很欣赏!”
清朝皇帝脸色均是有点难看,却又不敢多说什么。
虽说慈禧是华夏罪人,但始终是爱新觉罗家的太后。
太后皇陵被盗,皇家脸面焉在?
已经有皇帝开始担心自己的皇陵会不会也被盗了。
......
新的视频出现。
【因为一个约定,佤族人民在西南边疆驻守了上千年。】
【当年诸葛亮平定南中后,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种植技术引入当地。】
【为了感恩,佤族先民便与诸葛亮约定世代看守边疆,看守了整整1700年。】
【1934年,鹰军侵占云南地区,以班洪王为首的各部,联合发出了《阿佤十七王敬告祖国同胞书》。】
【誓断头颅,不失守土之责,誓洒热血,不做鹰殖之辱。】
【还以“阿祖阿公”的名义组建佤族联军奋起反抗,最后击退鹰军,保全了华夏领土。】
【而时至今日,佤族人民依然尊敬的诸葛亮,还以他的名字命名了诸葛山、孔明山等诸多地名。】
“谁懂华夏通史一百篇,三国一共两篇,丞相独占一篇的含金量吗?”
“佤族的兄弟姐妹真的是一诺千年,一口唾沫一个钉的铁君子啊。”
“诸葛亮当初让蛮族用馒头代替活祭,传授耕种文化之类的生产教化,自然世代被人尊重。”
“丞相1000年后又守护了我们华夏一次。”
“最难得的是一千多年了还能靠诸葛的名字统一十七个部落。”
“泪目了,时至今日云贵川仍有人缠白头,谓之戴天孝。”
“阿祖阿公之源源相传,守土有责,倘自我失之后世,相传之继,亦自我而不与之,上难以见冥灵之阿祖阿公,更何颜于后世耶!敝王等早夜思筹,废寝忘餐,剽牛同集,含泪面议,砍指自决,吾地虽地脊民弱,亦有数千方里之广,百数十万之众,据天然之险,恃性之勇。誓断头颅,不失守土之责。誓洒热血,不作英殖之奴。虽剩一枪一弹,一妇一孺,身可碎而心不可渝也。自今而后,本自决自卫之精神,置死后生之决誓,何惧强敌野心之侵略。——《阿佤十七王敬告祖国同胞书》”
......
刘彻不禁心生敬佩。
佤族早在先秦时期的《山海经》中有过记载。
如今佤族虽已归为中原管辖,但也只是听宣不听调。
这个诸葛亮竟如此厉害。
将中原的生产技术和种植技术引入佤族,佤族心生感恩便定下盟约守千年国土。
其品性事迹竟然可以直接影响后世千年。
千年啊!
纵使沧海桑田,斗转星移,仍誓言不变!
诸葛亮之人格魅力,佤族之坚守誓言,均让他心生佩服之意。
他已知晓诸葛亮是东汉末年之人。
是他的后人。
他亦与有荣焉。
他突然生出一个想法。
如果他效仿诸葛亮,将生产技术和种植技术传授给匈奴。
匈奴有了耕地,能吃饱,便不会因为抢粮食入侵中原。
他还要遣人去与匈奴谈判,等千年之后国土沦丧之际,一齐抗击鹰军,抗击倭寇!
如此,岂不是一举两得。
既可解汉朝匈奴之患,又可为后世抗战助力。
刘彻将这个想法告知给堂下大臣,大臣们便开始叽叽喳喳讨论起来。
“陛下,如果匈奴不同意怎么办?”
刘彻挥挥衣袖,霸气道:
“那就打,打到他们同意为止!”
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