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岛

字:
关灯 护眼
笔趣阁岛 > 年代快穿:女配的肆意人生 > 第77章 精致利己女主的对照组(完)

第77章 精致利己女主的对照组(完)


张书记每天意气风发,走路带风。
直到1975年底,一机部发来调令,要求陈作舟回京工作,同时被调走的,还有宁安。
洋洋得意的张书记一下子就蔫了。
本来嘛,他们机床厂因为宁安这棵梧桐树,吸引了陈作舟这只凤凰来此安家落户,结果呢,凤凰飞走了,这还不算,还把他家梧桐树都给拔了。
他指着陈作舟,手抖出残影:“是不是你?是不是你提议带着小赵一起走的?你走就得了,你还拐走我们的人!你真是不像话。”
陈作舟一点也不惯着他:“这事您还真怪不着我,得怪您自己!谁让您去部里开会的时候那么嚣张的?谁让您逮谁跟谁显摆的?可不就招人眼红了吗!其他厂子联名上书,让我回部里做研究,研究成果要合理分配给各个厂,不能便宜了你一人。我都走了,我还能把我媳妇一人留下吗?想也知道不可能啊!”
张书记本来就是在无理取闹,这会被陈作舟这么一提醒,顿时就想起了自己在全国同僚面前拉的仇恨,懊恼的捶胸顿足。
陈作舟又嘚瑟道:“再说了,我媳妇也舍不得我啊。”
张书记心里一梗,叹了口气,说道:“行了,我知道不怪你,但其实也不能怪我,就算我不显摆,他们还是要把你调走。我显摆一波我还赚了。”
这回轮到陈作舟无语了。
他回去跟宁安吐槽,“没想到张叔的脸皮修炼进度那么快,现在都比城墙厚了。”
宁安心说那肯定的呀,整天和你打交道,没个厚脸皮谁能顶得住啊,张书记只是堪比城墙,你可是比城墙拐弯还厚呢。
但是她笑着说道:“都是你给他的底气,这两年他可是出尽了风头,面对那么多人的冷嘲热讽阴阳怪气,可不就练出来了吗?”
陈作舟听得笑逐颜开。
宁安这次属于内部调动,进京以后就在一机部工作,做陈作舟的助理。
赵建华没有跟着一起走,他已经觉醒了前世记忆,知道高考将在两年后恢复。所以,当宁安暗示他,“现在这么重视技术人才,或许过不了两年高考就能恢复,到时候你直接考到京城去上大学”的时候,他立刻就表示了认可。
“姐,你先去京城,过两年我去找你。”
他和陈作舟打了三年交道,对这个姐夫无比认同,性格好,有能力,对他姐好,还爱屋及乌,连带着对他也很好。
甚至连姐夫的家人对他也很好。陈伯伯和陈伯母经常鼓励他,他跟姐姐姐夫去京城探亲的时候,陈大哥和陈大嫂也热情招待他,还邀请他去他们在外交部家属院的楼房里玩,三个孩子管他叫舅舅,对他亲热的很。万书姐姐和姐夫还带他去剧院看演出,带他去后台和大家合影。
陈二哥回家探亲的时候到津市来,还特意给他也带了礼物,抽空教他打拳练武,跟他说:“你要是想给你姐姐撑腰,身板也得练好了才行,不然你可打不过你三哥。你别看他看着跟个文弱书生似的,也是从小就练,打架很厉害的。”
他这个时候已经知道,姐夫是不可能跟姐姐打架的,但是他还是认真学了起来。
他姐对此积极支持,还跟他说:“我也跟你姐夫学呢,天天锻炼。”
“我怎么没见过呢?”
他姐夫当场就笑喷了,跟他说:“我和你姐都是关起门来练的。”
陈二哥立刻就把他姐和姐夫给赶走了。
他在京城的小院也已经买好了,虽然不是四合院,但是足够给他姐姐遮风挡雨。
所以,姐姐进京,他没什么不放心的。
宁安到了京城,安顿好工作的事,就停止避孕了。陈妈正好闲着,有时间帮她带孩子。就从陈家这几个孩子的综合素质来看,陈妈带娃,她是很放心的。
76年底,宁安的女儿出生,一下子就成了全家人的宝贝,一方面是因为她最小,另一方面是因为,她真好看啊,净挑父母的优点长不说,还进化了,比宁安和陈作舟都好看,就跟开了美颜似的,五官看着跟父母很像,但就是比他们好看。
小宝宝取名叫陈晗,同样寓意阳光和希望。
在她的名字起完之后,陈耀提出了改名请求,理由有两个:一、耀字也不好写;二、哥哥姐姐和妹妹的名字里都有‘日’这个字,就他没有,这不行,显得他跟个外人似的。
陈大哥一琢磨,就给他改了个名字叫陈旭。学前班里的老师还是教过他姐的那一批,知道他也改了名,简直要笑疯了。
这时候的产假是56天,产前休15天,产后休41天,宁安产前没休,全挪产后去了。
生完孩子两个月,宁安恢复工作。白天,陈妈就带着陈晗在一机部分给宁安夫妻俩的一居室里待着,宁安抽空能回去给孩子喂奶,中午也要回去午休一会。晚上,他们再一起回到陈家老宅。
因为到京城没多久就怀孕了,宁安和陈作舟基本上都在老宅里住,他们的四合院一直空着。

陈晗小朋友平时跟着奶奶,周日的时候身边通常围着一群人,出门的时候前呼后拥,排面十分感人。宁安和陈作舟这对父母,都挨不上边。再加上还有小桔子守护她的安全,宁安也就不操心了。
77年高考恢复的时候,宁安和赵建华都报了名。
在一机部工作了近两年的时间,宁安的工作能力和学习能力有目共睹,她虽然还是在做陈作舟的助理,但是成为独立研究人员是迟早的事。要做研究,她的高中学历就有点不够看了,还是需要去大学里进修一下。
陈作舟对她的决定全力支持,哪怕他知道,毕业以后,宁安就不会再回来和他一起工作了,她大概率会留校或者进入四机部工作,那儿是专门做电子产业的。
宁安顺利考进京大,攻读计算数学专业,这个专业在78年并入了新组建的计算机科学技术系。
赵建华也不负所望,被京大经济系录取,他是被调剂过去的,原本报的是中文系,但是这个时候,中文系和哲学系比较吃香,反倒是经济系备受冷落,他成绩不是最优,自然就被调剂了过去。
不过去了之后,赵建华就发现去对了。他之前报中文系和哲学系是跟风,经济学才是他真正想学的东西啊。
毕业以后,宁安留校任教,同时做研究。只能说枕边人还是了解她的。
赵建华则迅速投入到改革开放的浪潮中,创建了自己的公司,宁安给他提供技术支持,陈家众人给他提供了资金支持,没几年,赵建华的产业就遍地开花。
他做过收音机、随身听,做过组合音响、彩电,后来又开始做电脑,做手机,做智能机,做各种生活小家电,就没有他不做的,一直到六七十岁,他还在不断地搞创新,为人民群众提供质优价廉的好产品。
这辈子,至少在电子产业和机床工业方面,华国是处于世界领先行列的。
宁安的技术支持,陈家人的资金支持,都变成了公司的股份,每年光是分红就多的花不完。
赵建华一辈子都没有结婚,资产全都留给了陈晗。
宁安不干涉他的个人问题,但是陈晗曾经问过他为什么不结婚。
他说:“你妈当年嫁给你爸的时候,我就想过,要是她和你大伯二伯他们闹矛盾,你爸一定要站在你妈这边才行。结了婚以后,丈夫要把妻子放在第一位。但是舅舅做不到这一点,在舅舅这儿,你妈妈永远是第一位的。”
陈晗说:“我妈妈从不和家里人闹矛盾。您要是娶了舅妈,我妈妈也不会和舅妈闹矛盾的。”
她妈是个特别有分寸感和边界感的人。
“我知道啊,你妈妈很好,你大伯他们也很好,都是很好的人,自然可以相处的很好。可是我没有办法保证我娶回来的人和她的家人也是很好的,我没法保证你舅妈不主动和你妈妈闹矛盾,万一她们闹了,我只会站在你妈妈这边。我可给不了你舅妈无条件的偏爱。所以,我还不如不娶。这样我比较省心。”
他叮嘱陈晗:“这些事不要告诉你妈妈哦,省的她心理负担重。你妈妈小时候过得艰难,但是哪怕再难,她也都顾着我,我是她带大的。”
陈晗拥抱了他,说道:“放心吧舅舅,你还有我呢,我会陪着你,照顾你的。”
赵建华感动得不得了,大手一挥就是豪车豪宅私人飞机,都给他的宝贝外甥女安排上。
陈晗小朋友被千娇百宠着长大,但是一点也没长歪。陈家人疼孩子归疼孩子,该讲的道理却是一点也没少讲。她见识过祖父母的恩爱,见识过父母的恩爱,知道好的兄弟姐妹情什么样,整个活成了人间清醒,长大后找的丈夫也是门当户对,强强联合。
就算是看错了人她也不怕的,大不了离婚嘛,有那么多爱她的家人,她拥有试错的资本,同样有一往无前的勇气。
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