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岛

字:
关灯 护眼
笔趣阁岛 > 天赐万象玉作杯之兵哥哥 > 第362章:骚动

第362章:骚动


  王明生到电影开场的时候也没回来。

但是王珂注意到了,指挥排的折扇,好多都跑到隔壁的女兵方队去了。

能理解、好理解。那天晚上共同拼过的车厢,已经凝结成一种友谊。

反正这种塑料水泥袋做的折扇也不是啥好东西,对女兵来说,不过是有点新奇而已。

正想的出神,左腰眼一痛,被人捅了一下。

“谁?”

“是我,王排长。”

王珂向左一看,有两个女兵正在和另外两人换座位。

捅他的那个人,还真认识,是通信总站的李教导员,而她身后的正是令王珂头皮发麻的女魔头范晓昭。

她们俩,刚刚从后面挤上来的。

一前一后,两个人坐下来。李教导员便把自己的头贴了过来。“王排长,商量一下,这个周末邀请你来给我们通信总站上一课。”

王珂吓得向后一躲,赶紧摆摆手。“教导员,不行不行。”

“是你们连队请不了假吗?我们明天正式和你们连队谈一下,邀请你。”

“教导员,真不行,要不我给你们推荐一个人。”

“就是你了,别影响大家看电影了,我还回后面去。”说完,李教导员拎起自己的马扎走了。

“嘻嘻。”随着一阵笑声,自己的左腰眼又被捅了一下。

这次掰着脚指头都可以想的出来,一定是范晓昭。

李教导员啊,你走什么走?你走了的后果想到没有?今晚有这个女魔头在侧,我还看个什么电影?

范晓昭把自己的马扎向王珂靠靠,就差挤到他怀里了。这个人怎么回事,众目睽睽,一点影响也不顾。

王珂向旁边让了让,头上的汗不由自主地就流了下来。

突然一阵风扇过来,范晓昭左手拿着扇子,似给自己,却是给王珂在扇呢。

“咦,你这把扇子从哪来的?”王珂一把从范晓昭手里夺过扇子,举起来,对着电影屏幕一看,正是自己写的那首怀素诗扇。

“切,我也不知道,反正是你们连传过来的,到了本姑娘这里,没收了。”

虽然俩人的声音低,但还是惹得周围的战友纷纷拧过头来,看着他俩。

“看什么看?把头拧过去,看电影!”范晓昭恶狠狠地低声吼了一句,反正天黑也看不清表情。周围立刻平静了。

王珂真TMD的后悔,今天为啥要来看电影?一个人在家静静地看书不香吗?

“王珂,你们连真的是人才蛮多的,竟然写一手这么好看的字,还有这首诗。”

王珂正襟危坐,一言不发,他根本不想理范晓昭。

“你怎么不说话?”范晓昭伸手狠狠地拧了一把王珂。

王珂右手一抬,“啪”用扇子打了她一下。

“切,你还敢打我,把扇子还我。”

“还你,凭什么,这是我的扇子。”王珂拿定主意,这扇子再不能流传走了,如果她要知道这里面的故事,还不得拼命。

等电影散场,再找宋睿民这小子,看看你干的好事,怎么能把自己写的这首诗扇,随便送人呢。

“不行,扇子还我。”范晓昭伸出手来想抢。

这时队伍前面传来一个声音,“谁在后面说话?”

两个人一下不动,瞬间安静下来。

范晓昭的右手,正担在王珂的左腿上,抓着王珂的右手。

前面的干部看看后面没人,又坐了下去,部队继续看电影。

“把手拿开。”

“不拿。”

王珂无奈地松开拿扇子的手,可是范晓昭依然没有抽回自己的手,就这样胳膊担在王珂的左腿上。

故意的吧?王珂很想喝斥她,可是天黑,没有人注意到她和他。

时间仿佛凝固,王珂心头慢慢地升起一股说不清的东西来,那是一种骚动。

不行,这样绝对不行,王珂突然抓起范晓昭的手,向外一推。

自己则立刻坐正。

“切!”

王珂听到旁边范晓昭发出低低的一声,管她呢,只要把手拿开就好,否则要是被其它战友看见,跳进黄河也洗不清。

范晓昭倒是老实,直到电影结束,也没有再故意挑衅。

但是,中间有几次,她好像有些气恼,把扇子扇的很响。

王珂也没有理她,反正你知道我的意思就好,有些东西不能解释,越解释越说不清。

但这也严重影响了王珂看电影,心情一直平复不下来,生怕坐在旁边的范晓昭再有什么出格的举动。

电影终于散场,大操场的氙气灯打开了,队伍仍然坐在那里,等候值班员的退场通知。

“王珂,对不起哦,本姑娘太喜欢这把扇子了,赶明个我给你买把折扇。”

听着范晓昭主动搭话,王珂也不敢再装,便侧头一笑,“没关系的,我还有。”

正说着,王明生这小子从后面挤了上来,人不看、脸色也不看地说:“排长,你的那把扇子找不到了,她们女兵从我们班长手里抢走了,现在也不知道传到哪去了,回去我给你重做一把,你把那首诗重写一下。”

“嗯,知道了。”

“王珂,什么诗?”范晓昭有些过敏,因为很多从炮兵连战士手里“借”过来的扇子,好像只有一两把扇子上写的的有诗。

“红军不怕远征难。”王珂随口诌道。

“那首诗是你写的?”

“是啊。”王珂刚入伍那会,字写的确实不咋样。可是耳濡目染,跟着才华横溢的胡志军,怎么也磨了三分像。

现在毛笔字不行,但是钢笔字,在炮兵连应该都数得着了。

范晓昭看看自己扇子,立刻问:“王珂,王排长,我这把是不是也是你写的?”

刚刚那把“红军不怕远征难”的扇子与她现在手上的这把,分明是同一支笔,同一个人所写。如果,也是王珂写的,那自己看电影时,与他争抢,岂不是羞死人了。

“算是吧。”王珂现在体会到了老排长胡志军的感受,当自己的作品被人喜爱,是个什么样的滋味。

“那这首诗呢?”

“是我改编的,我老家怀素老先生的。”

“啊,你敢改一个老先生的诗?他知道会不会擂死你?”

“不会的,他已经过世上千年了。”

王珂的一本正经,终于让周边的战士一齐轰笑起来。

“笑什么笑?好像你们都知道怀素似的。”范晓昭那个气啊,敢情你王珂敢戏弄我。她转过脸来,半是认真半是怒地说:“王珂,本姑娘正式通知你,这把扇子没收了。”

“起立!”此时,炮兵连值班员一声口令。

“哗啦”全连起立,一片拎马扎的声音。

王珂目不斜视,指挥排那十来把扇子,包括王珂那第一把大白扇,王明生拿去换的,现在都没有还回来。

在向后转的功夫里,王珂才向范晓昭说:“再见!范排长。”

范晓昭没理,她还坐在那里撅着嘴。不就是一把破扇子吗?切,本姑姑还不稀罕呢。

想着想着,她不由得再看看手里那把造型别致的题诗扇,先不说什么改编不改编,这可是王珂亲笔写的诗啊,你说巧不巧,为啥偏偏自己一看就喜欢的不得了呢?难道这就是天意?

这首诗,范晓昭可能真的不能理解其中的意境,但是……

想到这里,范晓昭的心,“扑通扑通”地乱跳起来,心里涌动一股莫名的情绪。

以致于身边的战友都起立了,她还坐在那里沉思。

“晓昭,想啥呢?”另一名排长走过来,拽起了她。

回到通信总站,范晓昭似乎还没有回到正常。早就过了部队熄灯的时间了,但她托着腮,在自己的写字台前,静静的趴着,回味着认识王珂的这半个多月来所发生的一切。除了他立功受奖,会数学建模,会吟诗以外,还有多少是自己不知道的?

这个夜晚,她注定要失眠!

而此时,王珂也静静的躺在自己的板房里,望着黑暗中的天花板,耳边响起《五朵金花》电影中的经典台词。

大理三月好风光哎,蝴蝶泉边好梳妆,

蝴蝶飞来采花蜜哟,阿妹梳头为哪桩?

那只放在自己腿上的手,真的为抢夺一把扇子吗?我必须要斩断骚动的情绪,尽快回归到自己的工作中。

到此结束,王珂叹了一口气,立刻命令自己,马上睡觉。可是,如果明天通信总站的李教导员,真的来连部邀请自己去做报告,又该怎么办?

做什么报告?这个风头绝不可以出!我们是来施工的,更何况,范晓昭就在通信总站,说八个样,也不能够去!

昏昏沉沉中,王珂想睡觉了。

可是还没有等睡着,自己的门“砰砰”被敲响。

“指挥排长,我是通讯员小白。”

王珂一下惊醒,他跳下床,趿着鞋,打开了门。

“小白,什么事?”

“团里通知你,明天早晨不吃饭不喝水,六点半到门诊部体检。”

“体检?是我一个人,还是全排?”

“你们三个排长都去。”

“哦,知道了。”

送走小白,本来就有些失眠的王珂,此时睡意全无。

人家两个排长体检,可能是为了见习转正,你算哪根葱?为什么我也参加体检,孔子不懂,孟子不懂,老子也不懂!

难道是后勤范部长那里有了消息,不对,不对。如果是范部长有消息,他的秘书肯定会和自己打招呼,至少连队会有所动静吧。

那为什么让自己也参加体检呢?

百思不得其解,王珂想了一圈也没有想出什么所以然。还是等明天吧,明天早晨六点半就知道原因了。

王珂一直在铺上烙“烧饼”,一直到天快亮时,才迷迷糊糊的睡着。

早晨新兵们的扫地声都没有惊醒他,直到起床号,王珂才猛然惊醒。掏出怀表一看,已经六点,赶紧翻身起床。

一开门,麻秸赵明明已经端着洗脸水走了进来。

“排长,你洗漱。”

也不客气了,王珂立刻拿着自己的军用茶缸,在盆里舀了漱口水,然后开始洗漱。

收拾停当,立刻往炊事班跑,其它两名排长一般会在那里等着的。

果然不出所料,一排长孙汝银和二排长张得龙已经候在了那里。

“没有人带我们去吗?”

“没有。”

三是成行,赶紧向门诊部走去。

到了军区门诊部,看到还二十几个年轻干部和战士在那里排队。

“你们都是来体检的吗?哪个单位的?”一名护士迎了上来。

“我们是施工部队的。”

“哦哦,叫什么名字?”护士应了一声,便拿出一张表,逐个对照。

孙汝银和张得龙很快就找到了,可是在这张表上,却没有王珂的名字。

是不是搞错了?王珂顿时尴尬不已。

“王珂吧?”那名小护士仿佛想起了什么,又拉开抽屉,在里面重新拿出一张纸,上面只有寥寥几个人,果然找到了王珂的名字。

“好了,你们三个人把表填一下。”小护士说着,递过来三张表。

还要填表啊?王珂从孙汝银手上接过一张表,上面抬头印着体检表三个字,看不出任何信息。

三个人依次把表填好,接下来,量身高、称体重、测血压、测视力、抽血、拍胸片……好一番折腾。

“好了,你们回去吧。”

三个人走出门诊部,一身轻松。王珂掏出怀表一看,已经快八点了,早过了饭点。

“两位排长,我请客,就在对面吃点。”

王珂拉着孙汝银和张得龙就向马路对面走,来到小吃店,一看啥东西也没了,只剩下一点粥。

“干的还有没有?”

“没了。最多也就三碗了。”

“那吧,来三碗。”付完钱,王珂忽然想起了什么,连忙跑到隔壁的服务社,去买了一句饼干。

哈哈,土洋结合。就饼干,喝稀粥。
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